掃一掃
關注我們
了解更多
樓梯不僅是樓層間的通道,更是家居美學的靈魂。在個性化居住需求日益增長的今天,樓梯定制如何平衡功能、安全與設計?以下從四個維度解析核心要點:
實木(橡木、胡桃木等):天然紋理營造溫暖感,適合中式、簡約風格,但需定期養護防止開裂。
大理石:耐磨防潮,適合別墅歐式古典風,但觸感較硬需加防滑條。
玻璃+金屬:通透感強,適合現代風格;鋼化玻璃需達10mm厚度并通過防滑處理(如磨砂/防滑條)。
混合材質:木鐵組合、不銹鋼與玻璃混搭,可同時滿足承重需求與視覺層次。
專業提示:選材需考慮環保性(如FSC認證木材)與可持續性,避免有害物質揮發。
直梯:結構簡單安全性高,適合有老人/兒童的家庭。
轉角梯:L/U型設計節省空間,復式戶型首選。
旋轉梯:直徑≥1.2米,占地小但坡度陡,需謹慎評估安全性。
弧形梯:曲線流暢行走舒適,需較大空間施展。
踏步高度≤18cm,深度≥22cm(舒適區間為15cm高+28cm深)。
梯段凈寬≥1.1米,欄桿間距≤12.5cm防止兒童頭部伸出。
結構承重:每級踏步需承載400kg以上,鋼結構節點需通過焊接強度測試。
防滑處理:木質踏板加防滑墊,玻璃踏板采用防滑條或蝕刻工藝。
防護設計:扶手高度85-90cm(至腰部),端部圓滑無銳角。
照明系統:踏步下方嵌入LED燈帶(亮度50-100lux),避免昏暗環境跌倒。
行業規范:需符合《住宅設計規范》(GB 50096-2011)對踏步高度、凈寬等強制要求。
1、前置溝通:
物業確認結構改造可行性(尤其承重墻位置)。
現場3D掃描采集洞口數據,結合層高/梁位規劃走向。
2、方案設計:
設計師提供平面彩圖與VR預覽,確認材質/坡度/照明集成。
3、分段安裝:
首次安裝:預埋主骨與基層加固;
二次安裝:踏板與扶手定位;
最終調試:細節收口與防護驗收。
功能集成:踏步隱藏儲物空間(承重30kg/㎡),扶手嵌入感應照明。
適老化設計:坡度放緩至20°,添加抗菌扶手涂層。
數字孿生:通過BIM模型預演結構應力,規避施工風險。
樓梯定制是理性與感性的共生——它既需遵循嚴謹的人體工學與安全標準,也承載著對空間美學的探索。唯有將科學量化與個性化洞察結合,方能打造出“步步安心,處處詩意”的生活通道。
數據來源:國家標準GB 50352-2019《民用建筑設計統一標準》;《住宅室內樓梯裝修技術規》;國際安全認證SGCC/AS/NZS 2208。